如有查詢,請致電28138144 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高級督導主任馮慶球先生或致電3702 4502與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朱昌熙博士聯絡。
序言
香港人生活緊張,失眠問題備受關注。一項研究指出香港的失眠加權患病率為 39.4%,相當於香港 220 萬人受影響。根據明愛青少年服務的服務個案反映,不少青少年也出現長期失眠的情況。為進一步了解香港人的失眠狀況,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合作,於2021至2022年期間,進行了一項研究,以分析他們長期失眠者的睡眠失調情況、影響、其精神健康情況、成因及處理方法。
研究過程
明愛專上學院朱昌熙博士表示,是次研究透過混合研究方法,邀請了164位年齡介乎15至60歲的失眠人士接受問卷調查,並以不同測量工具量度他們睡眠失調、精神健康狀態、困擾來源、應付睡眠方法及求助模式等;其後以訪談方式,邀請當中30位長期失眠者,深入了解他們實際的情況。
結果
受訪者背景
是次研究反映較多女性受出現睡眠困擾,比例約為7比3。年齡越大,受睡眠困擾越久。當中約一半受訪者有精神障礙,亦有約一半有自行用藥處理睡眠困擾的習慣。
睡眠失調情況
受訪者受失眠困擾時間頗長,問卷受訪者平均有超過5年的歷史,而深入訪談者更超過7年。問卷受訪者平均需要超過75分鐘才能入睡,睡眠時間略逾5小時,並很容易半夜醒來,也伴隨發惡夢等問題,更有接近9成人均認為其睡眠質素不好或非常不好。而一些詳談受訪者則表示他們在睡眠時腦袋經常充斥因各種問題而不斷思索,有些則周遭聲音和環境改變很敏感,故不能成眠。
睡眠失調成因
問卷受訪者順序列出對經濟、家庭、健康、前景及工作的擔憂皆影響其睡眠情況。而突發事件如疫情及社會衝突時也影響受訪者睡眠。在詳細訪談時,則顯示出個人性格,如執著、經常思考及要求較高者皆影響其睡眠狀況,而部分受談者則談到在疫情及社會衝突期間,都因為擔憂及追蹤情況發展而不能入腄。
睡眠失調影響
多過一半的問卷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個月來,每週有多於1次以上覺得難以保持清醒狀態;更有接近8成人對要打起精神來處理事情感到困擾。而詳談受訪者則認為睡眠失調在很多方面影響他們,包括精神欠佳、脾氣暴躁、生理失調、減低工作效率,亦容易引致人際關係衝突。問卷受訪者中,約有六成多表示會向其他人分享其睡眠失調情況。
面對睡眠失調
對象方面,一般對象主要是親密伴侶、朋友,較少與父母、親戚分享。而在專業人士方面,也有接近6成會與醫生求助。但當中包括不少都是已患有精神失調疾患的人士,醫生會同時處方藥物醫治其病和失眠症狀。而專程因睡眠失調而尋求醫生協助,為數不多。除醫生以外,也有約5成多失眠人士尋求社工輔導,他們認為指出社工能夠給予他們的情緒支援及提供失眠相關資訊。
除了尋求他人協助外,大約4成半受訪者會透過親友介紹、自行查找資料及參考其他人的處方,來自行購買助眠藥物去處理失眠狀況,一些受訪者認為這是普遍人士的自救方法。除了使用助眠藥物外,也有受訪者會服用中草藥、去做針灸、按摩推拿、香薰治療、運動等。
自行用藥助眠
只有4成多的問卷受訪者表示是按照指示服用助眠藥物。接近四成的受訪者是每晚都使用助眠藥。約1成半多會有4-6 晚使用助眠藥,兩成會有2-3 晚,餘下受訪者會有一晚服用助眠藥。在深入訪談中受訪者反映,他們很多時會在情況需要時,例如明天是否需要有充足睡眠、是否有重要事項處理、及會否有副作用或成癮等而決定服藥藥,並在情況較好或精神狀態較佳時便自行停藥。而停藥原因主要是擔心有副作用。但究竟有什麼副作用和如何得知,則不大了了。
飲酒助眠
研究顯示大約3成的受訪者會借助飲酒來幫助入睡,其中2成半會在飲酒時與助眠藥物一起使用。值得留意是使用酒精助眠的受訪者有三成是25歲或以下青少年。
雖然研究顯示使用酒精助眠受訪者的睡眠困擾、精神健康與非酒精使用者並無差異,但相比較下,使用酒精助眠人士的經驗開放性格特徵較非酒精使用者顯著地有差異,即他們對外在環境的體驗不感興趣,對生活各種體驗的好奇心、敏感性和開放性都較低。這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實需多加關注。
各變項的相關性
透過計算變項間的相關系數,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的睡眠困擾、性格特徵 (情緒穩定性/ 神經質)、壓力源及與精神健康具有密切關係。
個案分享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馮慶球高級督導主任在個案分享中,指出有一位受訪者因財政及工作壓力而失眠半年。他没有睇醫生,只是借用朋友的安眠藥食用以解決失眠問題,但服用一段時間後因耐藥性增加,他要服食雙倍分量才可眠;另一方面雖然能入睡但翌日醒來會特別疲倦,所以他向社工求助。而另一位受訪者,只是22歲,卻已失眠 6年。他在中三開始因為同學相處及學業原因,在晚上通常以上網打機消遣等方式逃避,時常打機至三四點才可入眠;上網打機成為習慣後,就算不打機晚上也不能入眠!他没有睇醫生,没有食用安眠藥或助眠葯品,但曾以飲酒來處理失眠問題。雖然已沒有再飲酒,但已延誤問題。導致他在學成绩及工作表現也強差人意!
討論
研究反映睡眠失調的確會帶來負面影響,威脅健康。可惜的是眾多受訪者雖然長期面對問題,備受傷害,卻沒有從多方面處理問題,造成進一步風險。在很多情況下,僅從表徵入手,將睡眠失調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集中焦點於如何安排入睡,忽略背後成因及其他周遭誘因,
以自行購買助眠藥自救,未必能有長遠幫助,反而導致精神健康每況愈下,甚或導致倚賴、誤用助眠藥情況。
由於研究亦反映部分青少年也出現持續的睡眠失調問題,不禁令人關注現時的青少年服務是否產生缺口,忽略其需要。
根據註冊藥劑師馮慕至博士分析,自行使用助眠藥物,有機會忽略其他睡眠失調成因,延誤病情。而自行調較藥物劑量,亦可能帶來風險。要針對成因,必須從多方面處理,例如配合認知行為治療法、環境管理、個人調適、促進精神健康等方法,才有機會達到理想效果。
建議及服務啟示
針對現時的服務情況,必須正視自我用藥的治療現象,應該加強公眾宣傳及公共衛生教育,推動有需要人士尋求專業治療及輔導。亦應進行更多研究,深入了解睡眠失調情況,以提昇服務效果。
更應將睡眠健康/失調問題應納入地區康健中心的工作重點之一。透過醫社合作,針對睡眠失調的原因,協助市民提升睡眠質素,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
此外,宜及早辨識有需要的青少年,協助他們正面回應壓力源。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可針對青少年情緒困擾及失眠的問題,建立服務政策及標準,讓青少年認識睡眠失調原因及和壓力源的關係,為他們提供適當應付壓力的方法。而青少年服務單位例如外展隊,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等的社工應留意青少年服務對象飲酒文化,飲酒背後是否潛藏了逃避現實的問題,及是否有睡眠失調的情況。
附錄:
為睡眠失調提供服務的部分社會服務機構:
明愛賽馬會青少年綜合服務-解憂空間情緒百子櫃
由專業社工提供個案輔導及小組支援活動
聯絡方法:Whatsapp (60881639)
由專業社工提供個案輔導及支援服務
明愛容圃中心 電話:24537030
明愛樂協會 電話:28938060
為12至24歲為主的青年人
建立一套專為他們而設的身心靈健康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