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端博士

背景簡介
我的工作和興趣都主要集中於哲學和通識教育兩個範疇,在加入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和明愛專上學院之前,曾於2008-2010年間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任職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此前亦於香港浸會大學兼職任教通識課程。在明愛工作期間,最大的得著莫過於陪伴同學的成長和進步之餘,可以跟同學開懷暢談有興趣的議題。
教學
以下是我現正或曾經任教的科目:
本科
- 中國文化及其哲學
- 批判思考
- 倫理學與道德議題
- 哲學概論
副學士/高級文憑
- 中文應用
- 思考的藝術
- 中國人文及文化
- 現代漢語
- 社會倫理學
- 社會工作應用中文
- 知識理論及人性論
研究
研究計劃:
- 《黃帝四經》詮釋研究
- 通識教育及生命教育研究
研究撥款: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員發展計劃項目編號:
UGC/FDS11/H03/17
研究計劃主持人:
主持人:許景昭博士; 共同主持人: 周昭端博士
項目名稱:
哲學視域下的四大奇書:價值的顛覆及重建
代表性著述
- 博士論文:《善與惡:孟子與荀子人性論之比較》。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2007年。
- Jette C. H. Tsoi, John C. T. Chow, David W. K. Chu. (2015). An Attempt to a Reconstruction of HSK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A Search for Self-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echnology-Mediated Proactive Learning.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 吉德煒著(David N. Keightley) 、周昭端譯(2012):〈祖先的創造:晚商宗教及其遺產〉 (收錄於陳致主編(2012年):《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碩士論文:《宗教的衰微與價值的顛覆──陀思妥夫斯基小說中的虛無主義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