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曉婷 |
現時職位 | 研究助理教授 葉應桃李如意人文及語言學院 |
辦公室地址 | A624室 |
辦公室電話 | (852) 3702 4361 |
電郵 | htchan@sfu.edu.hk |
陳曉婷博士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擁有五個學位,研究興趣包括跨文化戲劇和翻譯研究、戲曲電影和表演文化。她是2020/21年度香港中文大學金禧天庶獎學金(香港文學)得主,並在2023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訪問學人。她的代表著作《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專研香港名伶余麗珍及其粵劇戲曲片,第二本學術著作《被遺忘的一代香港文人──雙語作家熊式一》論及中、英跨文化戲劇。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純藝術(繪畫)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哲學碩士
香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科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的文化研究哲學博士
戲劇及表演文化研究
性別研究
翻譯研究
特殊學習需要及障礙研究
《被遺忘的一代香港文人──雙語作家熊式一》,香港:商務印書館,2023年。
《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香港:文化工房,2015年。
![]() |
陳曉婷(2023)。《被遺忘的一代香港文人──雙語作家熊式一》。香港:商務印書館。 |
![]() |
陳曉婷(2015)。《無頭‧神怪‧紮腳──藝術旦后余麗珍》,香港:文化工房。 |
書籍章節及期刊論文
"The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Maugham's British Play in Hong Kong in the 1950s: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acred Flame into Xin Y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 Vol.5, No.2(2020), pp.46-71.
"Successor of Foot-binding Techniques and the 'Mui Vocal Style'" Yu Lai-zhen, 'The Queen of the Art of Dan', Heritage and Integration—A Study of Hong Kong Cantonese Opera Films, Hong Kong: Hong Kong Film Archive, 2019, pp.130-139.
〈紮腳妹腔有傳人──藝術旦后余麗珍〉,《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2019年9月,頁108─115。
〈熊式一《女生外嚮》研究──「英國戲」的香港在地化〉,《大學海》,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19年4月,頁119-131。
〈論熊式一《大學教授》(1939年)的「中國知識分子」〉,《大學海》,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18年6月,頁71-78。
〈藝術旦后余麗珍在粤劇戲曲片的蹻功運用──「紮腳英雌」電影系列分析〉,《感/觀日常:跨文化研究讀本集》,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14年6月,頁181─215。
〈作品選評:《山東紮腳穆桂英》(1959年)〉,《佈景魔術師──陳其銳、陳景森父子的佈景美學》,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2013年3月,頁146。
會議論文
〈中英學會中文戲劇組跨文化戲劇實踐〉,2023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主辦,2023年8月24日。
〈京、粤劇蹻功與香港實驗戲曲《學行》〉,跨界對談18──表演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主辦,2023年5月20日。
〈香港的中文「英國戲」──雙語作家熊式一《樑上佳人》(1959年)作品研究〉,2023 文化研究年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學會主辦,2023年3月11日。
〈三毫子小說原型文本考源〉,香港教育大學「三毫子小說」學術研討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主辦,2022年8月12日。
〈1950年代香港美援文藝體制刊物及電影研究〉,2022 文化研究年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學會主辦,2022年3月13日。
〈「五四」戲劇在香港〉,2021 文化研究年會台灣藝術大學、文化研究學會主辦,2021年3月6日。